不惜每年折耗一百五十万两白银的粮食轮换也要储备一亿两千万石粮食,那是为了应对大灾。
只要不是一半以上的百姓受灾,储备的粮食都能让受灾的百姓在两年内有口吃的,哪怕是顿顿喝粥也总比饿死要强吧。
占领中南半岛,那是想以那里一年三熟的耕地产出更多的粮食,一是满足大灾所需,二是移民一些百姓过去。
移民五百万百姓去中南半岛,那这五百万百姓就不会挨饿,灾区少了这五百万百姓,就能省出五百万百姓的口粮给其他人。
迁移的五百万人口以人均五亩耕地算,一年三熟哪怕是大明境内的七成,能产出一亿零五百万石粮食,至少能提供五千万石给灾区。
从四川等地运送,要比沿海运送缩短一半的路程,消耗也会少很多。
朝廷提供的只能是稀粥,想要吃饱、生病了能有银子看病,那就得付出劳动力,而大基建中的修运河是为了让百姓有赚到银子的地方。
他们现在才发现,皇帝自登基之后就开始下了一场天大的棋,天下百姓、群臣都是手中的棋子,而对手则是老天爷。
他们不知道皇帝为何如此在自信大灾一定会来临,但在这种大事儿上,不管以后会不会出现,早做准备一定是好的。
“海外诸国的银子、物资等等从南海水师南下,再运回,那都需要时间,而且物资、银子等等都没法直接变现成粮食,我们唯一能得到大量粮食的方法只有三种。
一是农业研究院研究出高产的水稻、小麦等等,哪怕是亩产提升半石都能应付持续的大灾,但这明显不可能。
若是真有这么好突破,那华夏百姓饿肚子的历史也不会一直持续了。
二是外部获得,诚然能让海贸的商队携带一些回来,但海外就一定会有那么多粮食吗?又能携带多少的粮食?能否保证准时准点的送到大明?
大明沿海到西北数千里地,估计运回来的粮食至少的消耗一半。
第三种就是多种地,可大明的耕地目前只有这么多,倒不是没地儿,只是开荒需要时间、人力也有限。
可现在我们有中南半岛了,那里近一半是高地、平原,土壤肥沃、一年三熟,能够提供大量的粮食,所以咱们又回到早朝刚刚开始的话题上来了。
毕爱卿说中南半岛是大明未来十年、三十年的头等大事,这话朕赞成,问题是怎么能迅速同化?”
“陛下,自古以来华夏王朝攻占周边蛮夷之地后,同化无非是三种方法,经济手段、政治手段、文化手段。”
礼部尚书刘宗周出班了:“经济手段,中原王朝的土地肥沃,气候温和,农业生产极其强大,周边蛮夷因为缺粮就来劫掠,称之为‘打草谷’,
但这风险很大,会遭到中原王朝的严厉打击,
于是他们开始学习汉人的农业技术,当他们开始学习时,他们就已经变成汉人的生活方式,加上通婚,就逐步变成了汉人。
其次则是政治手段,诸如保护百姓的私有财产、赋予百姓同等的权利、相互通婚等等;
最后则是文化手段,诸如学院的开办传播汉文化、宗教传教等等。
西南也好东南也罢,被我们同化的民族都是大杂居、小聚居,被同化的民族分布散居在汉人中间,通过种种的行为同化散步的外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