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j读著轩

字:
关灯 护眼
aj读著轩 > 成为财阀少公子,鲸吞实业帝国 > 第253章 百亿神话,只是起点

第253章 百亿神话,只是起点


【又一个佳宁骗局?还是真正的百亿神话?】

第二天,《明报》的主笔方莉,用一篇文章直接拉开了新闻界的序幕。

【众所周知,佳宁集团已经彻底成为了过去,百亿诈骗案随着陈颂倾的落网也已经宣布告破。在金融监管松弛的年代,难免会出现佳宁这样的漏网之鱼】

【但是,屈臣氏会是这样的一条漏网之鱼吗?】

【以7.3元的发行价上市,一开盘飙升至9.3港币,足足27.3%的涨幅,等到交易所六点闭盘的时候,屈臣氏零售集团的市值已经突破了一百亿,正式踏入百亿俱乐部,在港岛它的市值仅次于就汇丰集团,可谓是一骑绝尘】

【这样的屈臣氏,它的市值到底是泡沫堆积起来的,还是真金白银造就的财富神话?】

【让我们先来看看它的上市流程,从提交上市开始,足足经过了漫长的三个月的等待,其中经历了多轮的审批和问询,各大律师所会计所联合进行审查,之后再由联交所和证监会组成的上市委员会进行面对面的质询,最后通过多方资本的累计招标询价,才确定了最后的发行价】

【这是证监会自佳宁诈骗案结束之后,对上市流程程序改革之后的第一次上市.......】

【屈臣氏的资本有哪些?摩根史丹利这样的国际大投行、三菱重工这样鼎鼎有名的日本财阀、淡马锡是南洋的主权财富基金,汇丰集团是英国与港岛的擎天之柱,而众多股东当中,最不起眼的华润,也是内地在港岛最大的进出口贸易集团】

【可以说,佳宁与屈臣氏有着云泥之别......】

【一千家门店,众多的品牌矩阵,屈臣氏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港岛甚至是整个亚洲独树一帜的零售巨头】

【百亿,只会是它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方莉的这篇文章,直接打消了很多人的疑虑,也彻底让港岛五百万市民真正认识到了屈臣氏到底是一家什么样的企业。

而报道屈臣氏上市的不仅仅只有《明报》这一家报纸,《星岛日报》《大公报》乃至于《东方日报》等众多纸媒全都在进行报道。

议论的角度不一,但是却彻底在港岛掀起了巨大的风浪。

在如今这个人均GDP只有五千九的港岛,百亿市值的神话,是一个多么遥不可及的数字。

而邵维鼎三个字,是众多报纸中提到最多,也是最让人无法忘记的名字。

因为,他,正是这个奇迹的缔造者。

“邵维鼎,我顶你个肺。”

太古洋行,施怀雅家族一片阴云密布。

施约翰看着屈臣氏的市值越高,心里就越是窝火。

他们派出杀手刺杀邵维鼎,非但没有把这个人杀死。

反而让他抓住机会,整死了佳宁集团。

拿着从佳宁集团赚到的钱,将屈臣氏推上了市。

现在屈臣氏市值过百亿,已经都超过了他们太古洋行。

这让他们怎么能不憋屈,不难受。

尤其是屈臣氏这么一上市,已融资。

手握二十多亿,想想就知道,下一步会有多么轰轰烈烈。

而在港岛,最先受到冲击的毫无疑问就是他们太古洋行。

不管是可口可乐,还是太古方糖,又或者是国际仓储业务。

无一例外,全都要受到影响。

而且最为重要的是什么?

是可口可乐美国总部,竟然在这个时候说亚洲市场他们不管了。

要收缩战线,在美国和百事可乐一决雌雄。

而且还要拿出巨资,收购什么哥伦比亚影业。

这不是纯属有钱没地方花吗?

拿出收购的这几亿美元,全都投在亚洲市场,还能有非常可乐什么事?

还会让屈臣氏现在这么风光?

真他妈是一群鼠目寸光的家伙。

雅迪施怀雅看出了自家大哥的愤怒,小声询问道:“大哥,屈臣氏现在市值这么虚高,是不是很快就会滑落下来啊?”

施约翰深吸了一口气,凝声道:“的确是虚高了,一百亿港币啊,一个屈臣氏怎么可能值这么多钱,看着吧,等过几天市场热度下降了,那些海外资本肯定要抛出一些股份出来变现。”

雅迪施约翰笑道:“那到时候,屈臣氏这么虚高的股价,岂不是要狂跌。”

毕竟股民可是盲目的,大股东带头抛售,肯定是重大利空消息。

施约翰也想到了这一点,眼中闪过一丝精光道:“没错,是我着急了,而且中英谈判在即,港岛问题迟早是要解决的。”

“明年,不超过后年,港岛回归的具体时间,肯定要摆上双方的谈判桌。”

“到时候,肯定会有无数资本外逃,它屈臣氏作为港岛最大的实体企业,遭受的损失必然最为严重,哼哼,其他人或许还有后路,但是他邵维鼎,可不是那么容易逃走的。”

经过雅迪施怀雅的这么一提醒,施约翰想到了很多。

他在英国可是有着自己的消息渠道的。

中英谈判的具体时间虽然他不确定,但是一个粗略的范围他还是清楚的。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施约翰看着雅迪·施怀雅笑道:“看着吧,风水会轮流转的。”

正当两人谈话间,太古洋行的一名华人经理,面容严肃的朝着他们的办公室走来。

手上,还握有一份报纸。

透过字页,可以清楚的看到《大公报》三个字。

华人经理,没有敲门,直接推开了办公室大门。

“两位,大事不好了。”

华人经理面容苦涩,将手上的报纸递了过去:“我们经营了三年的市场,恐怕要前功尽弃。“

........

与此同时。

身在和记黄埔大厦的李家城,手中也有一份《大公报》

他的目光紧紧盯住《大公报》的头版头条。

与其他报纸,大肆报道屈臣氏上市的消息不同,《大公报》的这篇文章叫做【合则两利,内地与港岛的新选择】

李家城正无比认真的看着这篇文章。

他很清楚,这篇文章代表的风向意义非凡。

文章当中举了两个例子,分别是鲍玉港与大连造船厂的合资例子。

一方投入订单和技术支持,另一方投入人力以及市场作为供应。

而另一个例子正是华润以及屈臣氏。

章节错误,点此报送,报送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